热门搜索:
狼尾草,多年生。须根较粗壮。秆直立,丛生,高30-120厘米。狼尾草喜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,耐旱、耐湿,亦能耐半阴,且抗寒性强。适合温暖、湿润的气候条件,当气温达到20度以上时,生长速度加快。耐旱,抗倒伏,无病虫害。采用种子繁殖。由于种子小,幼芽**土能力差,整地的好坏对它出苗影响很大。因此整地要精细,利于出苗。当温度稳定达到15摄氏度时播种为宜,在5月上、中匈播种,播期推迟到6月底,也能得到较高的草产量。播种时要掌握土壤水分适宜,播后覆土深度1.5厘米左右。通过播种后5-6天即可出苗。狼尾草一般采用条播,亩播量1.5-2公斤,行距50厘米;狼尾草苗期生长慢,常易被杂草侵入,及时进行中耕除草2次,促进早发分蘖。一旦开始分蘖即可迅速生长。狼尾草是一种需肥较多的牧草,只有在高施肥量的情况下,才能发挥它的生产潜力,一般每亩使用优质**肥1500公斤,缺磷的土壤,亩施过磷酸钙15-20公斤作基肥,每次刈割后都要施追肥一次,每亩使用尿素5公斤(或其它氮肥、人畜粪尿)作追肥。刈割利用:作青饲料时,一般在拔节后刈割,刈割高度依饲养对象而定,饲喂鱼、兔、鹅(或猪)植株70-80厘米时,几乎全是叶片;饲喂牛、羊时,株高一般为1-1.3米,刈割留茬高度10-15厘米,切忌齐地割,否则会影响再长。如留茬过高,从节芽发生的分枝生长不壮也会影响产量。不要在阴雨天刈割,否则会造成严重缺株而减产。